黑龍江打井需要注意的細節:
1、鉆水井企業應先鉆孔取樣,繪制鉆水井型號框架圖。根據框架圖設置地質結構,井的頂部管道、過濾管道、鉆孔直徑應在300毫米以上。
2、井洞埋管后充填材料充填量為1.8-2.0平方米。必須確認水井管壁外是否超過70毫米。過濾器根據硅質的砂姜石子、晶體、姜石子粒度,好的調料比較合適。
3.充電時分階段供應人力,禁止機械設備回填過濾器。填滿石子的方式通常是用冷卻循環水或整數填滿石子,當過濾器填滿總數和長寬比進出同一個方案時,查明原因,并記錄結果。
4、成井后,井管要垂直,不能歪。井管高密度聚乙烯壁厚8毫米,井管采用鉆孔過濾裝置,鉆孔18-毫米,井管鋼筋重疊和過濾網固定良好。
根據地形特點找水
1、“撮箕地,找水有利”
三面環山的撮箕地,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,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,出水量較多。
2、“兩山夾一溝,溝巖有水流”
兩山之間夾一溝谷,在河谷下游兩岸的巖層中容易找到水源。
3、“兩溝相交,泉水滔滔”
兩溝交匯之處的山嘴下,可能有泉水流露,在這里打井,水源較為可靠。而達到找水的目的.打地下水的來源是雨水落到地面后,一部分滲入地下積蓄在土層和巖石的裂隙中,就成地下水。
4、“山嘴對山嘴,嘴下有好水”
兩個山嘴相對、距離相近,兩個山嘴之下地勢平坦,在鎖口之處打井,容易打出水來。
5、“兩山夾孤山,常常水不干”
如果孤山底下的巖層,因巖性的局部變異而成為隔水層時,它就能阻滯地下水的流動,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,便可以出水。
6、“兩溝夾一嘴,下面有泉水”
兩邊山較長,中間有一短山,在中間山的山嘴處,若是上有透水層,下有不透水層,在傾向低處打井,就能出好水。